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經濟學家》7月27日社論 創始人vs經理人的戴爾新故事

戴爾和銀湖投資宣佈將增加私有化資本,儲存但要求改變投票規則,即棄權票不被記為反對票。如果私有化最終失敗,那麼很可能爆發控制戴爾董事會的戰爭。究竟是創始人還是空降到公司的專業經理人是最佳的領導人?這在許多行業都是一個熱議的話題,但科技公司顯然對此討論得更多。很多經營不錯的科技公司都由其創始人運營。創始人離開後公司便開始衰退,蘋果和微軟是最新的例子。當然,創始人也並非都善於運營公司。硅穀曾經的兩個寵兒:線上優惠券網站高朋和社交遊戲公司星佳,都在經歷了糟糕的財務表現後改為由職業經理人執政。哈佛商學院的諾恩·華森曼教授在2000年至2002年研究了457家私有科技公司,發現懂得放鬆對公司控制的創始人新蒲崗迷你倉往能獲得更多財富收益。然而,也有研究認為,私有科技公司更應該被創始人運營,因為創始人對科技更瞭解,能幫公司做出及時的轉換,而創始人的威信也會讓員工對轉換持有信心。有人認為,戴爾最大的創新是商業流程而不是科技,戴爾的全盛期得益于靈活性、訂單式體系、有效的供應鏈和直接售向公司的策略,但現在這些已不具進步性了。戴爾自2007年重歸行業統治地位後,就開始在個人電腦被筆記本和智能手機替代的大潮中屢屢受創。但自2008年以來,戴爾開始擴展公司的軟件和服務,有分析因此推斷戴爾會在這些領域有所作為。華森曼教授就認為,戴爾通過控制實現了公司和個人價值的最大化。現在更換戴爾的首席執行官並不明智。(賀豔燕編譯)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