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克拉瑪依:離“世界石油城”夢想有多遠?
本報記者 王世玲 克拉瑪依報道彎腰雙臂垂下、向天空展開雙臂身體呈S狀、一米多長紅紗巾在身後迎風飛揚……在金色夕陽中,迷利倉一位女孩在一座高13米的小丘上擺出各種身姿,不遠處她的男友不停地按下快門。無論擺什麼造型,女孩始終沒有離開旁邊高3米的一塊石碑。和其他城市不同,克拉瑪依的情侶們拍照選擇的地方頗有特點:腳下13米高的小丘為原油長年外溢結成的一群瀝青丘,周圍10米處散落著四五個10平米左右的圓形石油池,其中的油池有多處"泉眼"——像湧泉一樣不停地冒著黑色的稠油,不時還冒著黑色的氣泡。女孩身旁石碑上的三個紅體刻字"黑油山"顯示著這座城市的特徵。"克拉瑪依"系維吾爾語"黑油"的譯音,得名于市區東北角一群天然瀝青丘——黑油山。克拉瑪依是新中國成立後勘探開發的第一個大油田,2002年,其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原油產量上千萬噸的大油田。而克拉瑪依市是世界上唯一以石油命名的城市。這座城市因油而建、因油而興,2010年人均生產總值(現價)已突破12萬元。如今,已"年過半百"的石油城,正在急切地探尋轉型之路。克拉瑪依"十二五"規劃勾勒了發展藍圖:由"單一資源型城市"向"綜合型城市"邁進、由"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邁進。轉型目標為"打造世界石油城"。但以能源資源開發為導向的城市布局相對分散,功能不全,建設投資大,運行成本高,集聚與輻射能力不強,區域經濟融合程度低,接續產業弱小,加之生態環境脆弱,使得這座資源型城市,向綜合性城市的轉型之路還面臨著不小的挑戰。黑油山上的能源人"大面積的瀝青丘被風沙腐蝕得奇形怪狀,瀝青湖面上粘著大雁、野鼠的尸體。都怪它們誤把熔化的瀝青看成是湖水了。"1943年畢業于重慶大學地質系的北京人杜博民在20年後(1982年)回憶剛到克拉瑪依的"瀝青湖"時感喟,而這段感喟被收錄在高旗主編1998年出版的《留在天山南北的記憶》的書中。這本書厚達670頁,密密匝匝地收錄了幾十位最早趕赴克拉瑪依的建設者的回憶文章。如今,包括杜博民等人均已過世。共和國建立伊始,一批批胸佩"北洋大學"、"西北大學"、"北京地質學院"、"北京石油學院"、"清華"等校徽的熱血青年,滿懷著理想,西出"春風不度"的玉門關,在古爾班通古特乾旱的大沙漠上耕耘油海。"1950年我在西北軍政委員會工作,5月初上級部門就決定安排我進入籌備工作組,5月份我就來新疆。當時只有獨山子,克拉瑪依油田還沒發現。"畢業于西北工學院的高勁夫就是這些熱血青年中的一員。1950年,中蘇簽訂友好同盟條約。1950年4月份,簽訂了中蘇合辦石油公司的協議。高勁夫作為中蘇石油公司籌建工作組的6個成員之一,從西安趕赴克拉瑪依,從此紮根在此地,參與並見證了克拉瑪依油田與城市的興起。"籌備組一共6個人,3個人是搞技術,包括化工、煉油、化學三個領域。第一口井時,蘇聯專家還沒來,我們自力更生研發出來了鑽井液,原材料褐煤取自克拉瑪依當地。節約了大量從前蘇聯進口原料的費用。" 作為目前唯一健在的籌備組成員,也是我國著名鑽井泥漿工程專家、90歲高齡高勁夫回憶起當年臉上充盈著紅光。石油是經濟的血液,泥漿又是石油工業的血液,即是開采石油時的潤滑劑。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口井開采的泥漿設計便是高勁夫完成的,從而我國有了自力更生的開采石油配備技術。"當年,坐在黑油山瀝青丘上,我曾經向勘探隊員們暢談過對克拉瑪依油鄉的憧憬,口若懸河,就像一部狂想曲。"地質專家趙白在《留在天山南北的記憶》中的憧憬變成了現實:當年沙丘起伏、長滿梭梭林的荒漠戈壁,到處是地鼠掘的陷坑,如今已變成克拉瑪依市區准葛爾路平坦的柏油大道。當年,《克拉瑪依之歌》中唱到"你沒有草也沒有迷你倉,連鳥兒也不飛。"如今,這座中國西部油城歷經10年,從400公里外的鄂爾濟斯河引水,將克拉瑪依河建成全國首個戈壁荒漠人工河景區。無論是准葛爾路繁華的商業街,還是克拉瑪依河的拱橋邊,都會出現身穿紅色工作服的石油工作者。中國的迪拜?盡管克拉瑪依擁有當今最福澤的石油資源,但同樣存在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同時,生態、人文、社會功能等要素還不足以撐起一座城市應有的吸引力。"克拉瑪依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目前幾乎所有的經濟活動都與石油有關。如不及時轉型,那就注定只有一種命運——礦竭城衰。" 身負克拉瑪依市市長和新疆油田公司總經理雙重職責的陳新發去年專門撰文稱,克拉瑪依油田盡管還可以開采至少上百年,但總有礦竭的一天。雖然近年來第三產業有較大發展,但石油石化產業一柱擎天、產業結構嚴重不合理的局面依然沒有改變。"無論油氣的枯竭還是油價的大幅度、趨勢性下降,都有可能把克拉瑪依推向衰敗。所以從資源型城市轉型為綜合型城市是克拉瑪依的必答題、必修課。"陳新發稱。而另一個更為迫切的危機正籠罩著克拉瑪依的決策者們,即為了避免城市被邊緣化。"近十年的GDP統計數據顯示,克拉瑪依是新疆發展最慢的地區。'十二五'期間,全疆平均經濟增速預計為12%,克拉瑪依則為9%。'十二五'末,預計經濟總量方面,烏魯木齊、伊犁州、昌吉、巴州、阿克蘇、喀什都將超過克拉瑪依。"陳新發稱,無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經濟總量,克拉瑪依原有的優勢都在逐漸喪失。另外,全疆布局的兩個經濟帶:天山北坡經濟帶和環塔里木盆地西北緣帶,克拉瑪依中心城區都沒有在這兩個經濟帶上。事實上,克拉瑪依已為轉型付出過努力。第一次是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提出從資源型城市向綜合型城市轉變,改變石油石化產業一柱擎天的狀況。"引水工程"竣工後,提出發展大農業和林紙業。但實踐證明,這條路很難走通,最大限制就是水資源。靠雨水不夠,引水太貴,而發展林紙產業,又要面臨原料供應和環境汙染的雙重風險。轉型收效甚微。第二次轉型探索在2004年前後,提出發揮專業優勢,依托哈國進口原油、本地原油及周邊豐富的煤鹽資源,發展石油石化深加工為重點的能源化工產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推動城市轉型。由於各種條件局限,這次轉型沒有改變產業單一的弊端,城市整體抗風險能力仍然較弱。尤其是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下,這一缺陷更加凸顯。此後,"世界石油城"的定位應運而生。實現這一戰略的具體舉措,從該市"十二五"規劃中可以看出,即建設"油氣生產、煉油化工、技術服務、機械製造、石油儲備、工程教育"六大基地,進一步做大做強核心產業;突出發展"金融、信息、旅遊"三大新興產業;全力打造"高品質城市、最安全城市"兩個平台。克拉瑪依的理想是中國的迪拜?"迪拜成功的優勢,除了制度外,還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對外開放程度以及強大的財力支撐和政治中立。"陳新發對媒體相關提問時曾表示,克拉瑪依與迪拜之間不可比,但總體來看,世界石油城是一個國內外石油企業的總部城市,未來我們必須和國際接軌,要積極爭取中央和中石油的政策,比如自由貿易區的政策。對於一個石油產業占80%的經濟結構進行調整、轉型,顯然不是短期內能實現的。但就城市功能而言,克拉瑪依也存在著缺腿。克拉瑪依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乾燥少雨,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盡管城市綠化、植被逐年增加,但城外四周百里荒漠。經過三萬人四年苦戰修葺的人工引水河即克拉瑪依河,也存在著水量補給、維護成本高昂的問題。相當于北京時間19時的晚上,即便是准葛爾路繁華商區的食肆、商場均已關門,看不到業態多樣的生活娛樂店鋪,路上行人零落。偶有幾個全身穿著藍色或紅色工作服的路人,標識著這座城市的特徵。(編輯 吳紅纓)自存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