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4日 星期日

深圳版

日趨豐富的葬禮形式和殯葬文化,迷你倉讓人們看到了香港在"死亡人文"領域上的蛻變和躍進。 東方IC供圖公共服務消費生態生活方式公民社會第�佰伍拾玖期《死在香港》一部關於"死亡"的書籍,近日突然占據了香港書市的熱銷榜。這部由香港資深媒體人、獨立記者陳曉蕾主編的《死在香港》,從感性和理性兩個維度,通過報告文學的體裁呈現了香港人對"死亡"的認知狀態,對圍繞"死亡"而形成的產業鏈、倫理鏈、教育鏈進行了深刻的研討。香港人諱莫如深的"死亡話題",被這部20萬字的書赤裸裸地刺痛著。事實上,早在2年前,黑色素瘤患者陳偉霖的"生前葬禮"就曾在香港掀起過一場"死亡大討論",但這僅被視作一場效仿《非誠勿擾2》電影情節的孤立事件,並未引起持續性的影響。不過,這個人均壽命高達82歲、老齡化社會日趨逼近、自殺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城市,卻始終無法拒絕"死亡"隨時都在逼近的事實。怎樣理解死亡、對待死亡、讓生命的終結變成一場具有藝術感的儀式,是擺在當代香港面前的一道新的倫理課題。而死亡教育、死亡展覽、死亡關懷、死亡儀式……亦猶如一張張拼圖,拼貼出了香港"死亡文化"的全景寫照。電子葬禮、視頻葬禮……香港人利用多媒體把殯葬變成了美學展覽幾年前,駱敏儀應家屬要求訂做了一套綠色棺木,"是青蘋果綠。"她輕聲強調,"為什麼不呢?為什麼棺木就一定是白色或黑色?"或許,在白與黑之間,本身就可以有一整道彩虹。那種自然、質樸的綠色本身就帶有某種詩意的淒美。在網絡上搜索"駱敏儀",隨即而來的一連串結果是:2007年她與聖雅各福群會合辦紙棺材展覽的新聞報道;她為香港首部凌志房車改裝而成的靈車,還有許多她參加講座,向公�介紹殯儀行業的訊息。作為殯葬業的資深精英,在駱敏儀的職業生涯中,最痛徹心扉的,是為夭折的嬰兒策劃喪禮。"有的父母好不容易才有一個小朋友,小朋友剛剛學會翻身,結果在睡夢中轉過身趴著,就窒息過去再也沒有醒來。"葬禮上,家長們買了一整套芝麻街的玩具、書本、音樂D V D……滿滿當當地鋪在靈堂上,旋即音樂響起,大人們拿起玩具,數著拍子一起律動,唱起兒歌,歡樂的英文歌曲播放著,大人們就拿起兒童英文讀本高聲朗讀———這是一場罕見的、充滿創意和童趣的喪禮,它弱化了"白頭人送黑頭人"的悲情,父母來不及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就在這一刻統統完成了。"我常常感到十分無奈,每天都目睹許多悲情的鏡頭———有時去醫院探病,前一刻還是面色紅潤,後一刻身體就變得僵硬,為何一口氣息的前後就是兩個世界?"駱敏儀無法扭轉生老病死的天然規律,她所能做到的,就是把自己所操持的死亡告別儀式變成一種亦莊亦諧的美學,讓那些不幸中止的生命擁有體面的"最後一程"。還有一些香港人盡力節省喪禮可能消耗的公共資源和環保資源。譬如獲得博士學位的周兆祥,他要讓過世的父親"悄悄地來,靜靜地走"。所以,他對親朋好友約法七章:"不買棺木、不穿壽衣、家屬不穿孝服、不掛祭帳、不設吉儀、懇辭花牌",他只想辦一場網上的虛擬葬禮,無需讓親朋舟車勞頓、越洋過海地親赴現場。"虛擬化的葬禮,就是指通過網站的方式來舉行追思活動,缺點自然是參與者無法面對面交流,但它可以省下參與者長途跋涉的麻煩,遷就各自的時間,並且可以從不同時段登入。"在周兆祥看來,網絡葬禮更有儀式感,更具有多媒體屬性所營造的特殊美學價值,例如,逝者資料可以圖文併茂地供人查閱,所有人都可以寫下對逝者的追思和感受,只要悼念網頁不被撤下,"喪禮"實際上可以無限次進行。而多媒體技術可以在線上模擬"獻花"、"獻詞"等環節,還能用flash、視頻等形式立體化地呈現逝者的生平,本該"悲情"的葬禮,也可以變得如同"個人風采展示會"般瑰美、諧趣。還有一種"視頻葬禮"。陳曉蕾透露,由於視頻錄製技術的普及,把逝者影像、遺物及某些未完成的心願和故事剪輯、製作成喪禮現場播放的"紀念片",已經成為當下香港殯葬行業的流行時尚。"但這些'紀念片'的悲劇分寸、美學分寸是很難把握的,如果控制不好煽情的度,一味追求所謂的'感人',很有可能把逝者家屬剛剛平復的傷悲又重新喚醒。因此,'紀念片'的攝製也是一門複雜的藝術。一部優質的殯葬視頻,應該是既能反映逝者與家人之間的溫情,又能在傳遞'他人已走'的訊息的同時積蓄正能量的,它會讓家屬和朋友平靜地接受'斯人已逝'的事實,而不是把悼念對象的死亡又放大成一個令人痛慟的悲劇事件。"日趨豐富的葬禮形式和殯葬文化,讓人們看到了香港在"死亡人文"領域上的蛻變和躍進。過去,香港人鐘情于土葬,更傾向于從風水、堪輿的角度來操辦葬禮,不少葬禮甚至辦得比婚禮的排場還要大,還要極盡奢靡,這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了某種財大氣粗的"商業秀"。如今,進入多媒體時代的殯葬活動,表達"追思"的媒介和方式日趨豐富,人們也開始弱化殯葬中的縟禮繁儀,重新反思、挖掘葬禮中被忽略的人文性。越來越多的葬禮,可以做到與藝術、展覽、影片放映等文化活動無比神似。高級"死亡教育",從小學階段就學寫遺書,引發他們對"生"的價值反思殯葬學者、文化名家尉遲淦有一個著名的論斷:"葬禮,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畢業禮。""畢業禮"這個提法,實際上是在弱化人們對"死"的恐懼和拒斥,可以讓人們以一種相對端正、超然的心態來直面死亡。但是,在陳曉蕾的調查中,香港人對"死"的態度,遠沒有學者所期望的理想狀態那麼豁達。根據對"自殺"人數的不完全統計,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數據是,10萬個人里有14.5個人會自殺,而在香港,香港60歲或以上長者自殺率近年則不斷飆高,每10萬人便有20 .9人,遠高于整體平均數。"很多40-50歲儲存倉香港人,非常厭惡談及'死'字,上了年紀但體康尚可的老人若要提及'後事'問題,也常常被子女以一句'大吉利是'打斷。"或許,大量香港人延續了儒家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觀念,對死持以極度保守的忌諱態度,這種"諱莫如深"實際上制約了死亡文化的普及和發展,使方興未艾的死亡文化以龜速緩慢爬行。基層香港民�對"死亡"的理解達不到豁然的境界,因此他們在喪禮上的言行表現,常常走到了"尊重死者"的反面。"有時候喪禮上的老者對小朋友說:'你看,你不聽話,所以那個人死了。'這是什麼奇怪的邏輯?雖然老者的原意或許是想讓調皮的孩子安靜下來,但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實際上已經給孩子灌輸了錯誤的死亡觀,孩子要在多少年後才會剝離'自己調皮的行為'與'他人死亡'之間的因果聯繫?這種荒謬的死亡認識又會對孩子的身心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陳曉蕾認為,只有端正的"死亡教育",才能重新修復人們對生命千瘡百孔的認知,矯正偏頗的生命觀。而一種優質的死亡教育,也被陳曉蕾繪聲描述著:"現在有一種'死亡教育'十分流行,它打破了人們對'死'的禁忌心理。比如,它會讓小孩子也來學習'寫遺書、立遺囑、交代後事'。"孩子們一開始可能只會把寫遺書當成一種"過家家",但當他們意識到,這是給父母、親友寫下的最後一封告別信時,他們寫著寫著就會傾注個人感情,從而引發他們對"生"的價值反思。"原來,一旦我和父母'告別',我竟然還可以在信中寫下這麼多我還沒有來得及做的事情,那麼我為什麼不好好活著呢?"快消時代下,死亡儀式的簡化帶給香港人怎樣的人文反思?如今,與多媒體化的殯葬儀式、藝術化的殯儀創意相襯托的,是香港民�尚顯粗糙的死亡認知。這種矛盾,也呈現出了當下香港對"悼念"的多元訴求,同時也在這個日新月異的都市時代,再度掀起對"生死意義"這一哲學終極命題的討論和反思。事實上,在這個生活、工作節奏迅猛的時代,大多數人的葬禮和死亡儀式已經被簡化得無以復加。即使是至親的告別儀式,很多人也僅能"逗留"三十分鐘,抿去眼角淚水又重新翻開一頁。這讓陳曉蕾覺得不可思議:"在古代,即使是朝廷要員,往往也要為至親'守靈'一到三年,披麻戴孝之類的各種禮數一點也不能省,現在,所有東西都流程化格式化了,甚至連'節哀順變'也說得冷冰冰毫無感情。"在陳曉蕾看來,快消時代的葬禮文化,固然零星出現了更新穎、更別致的創意,但仍有相當大一部分人不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消化、理解葬禮,緩慢化解悲傷。"一場葬禮中最為人文的價值,應該包含兩部分,一部分是對死者的紀念和正名,而另一部分更重要,就是要讓所涉家屬和親友的悲傷情緒得以緩慢疏解、修復,除了要關注'臨終關懷',還有'死後關懷',如何把親友死亡的負面情緒導為一種正面的、積極的力量,如何為他們悲慟的心理設置一個'緩衝地帶',這些更是殯葬工作者們需要思量的'藝術'。"陳曉蕾補充。另一個積極的嘗試是,瓦解人們對"死"的恐懼枷鎖。"很多香港人不願意談'死',實際上還是'怕死',更讓他們憂慮的是,臨死而未死的十餘年,他們的社交關係、體康狀況已經變得十分糟糕、惡劣,他們可以得到什麼樣的臨終關懷?"香港《領袖人物》記者M achai提醒,與死亡有關的人文,不應該只注重悼念儀式,還應在"欲死"、"將死"這些死亡的前奏之間搭設相應的公益服務或福利支援,"死"才能呈現出更為體面、更有尊嚴的狀態。你可能不知道的香港港式精英印象:低調奢華很Pro□ 林嘉文我來談如何跟港式精英社交其實並不十分妥當,因為我見過的港式精英相對不多,但既然談了其實也沒認識多少個的宅男,也不妨說幾句對港式精英的印象。遇到港式精英的場合多為行業峰會或公司宴會等商務場合,因而對他們的最深印象為一個字:"Pro"(Profess-ional的縮寫,香港人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很專業、職業化)。"Pro"體現在哪裡呢,一是衣著,二是儀態。先說衣著。我在一次業界峰會上遇到了作為市場主管的Stephen,他一身光鮮亮眼的正裝與富麗堂皇的會場毫無違和感,拉開了穿著一身G2000的我N個檔次:深色純羊毛牛角扣麻襯西裝,英式或意式面料,必須是定制,最起碼是madetomeasure(按你的尺寸改,一般稱為半定制),最高級的bespoke(完全你說了算,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也完全可能;純棉或亞麻襯衫,最少要上千塊,看看人家襯衫領口的服帖,法式袖剪裁,面料在燈光下的飄逸質感,以及手抬起來時西裝肩部的順滑度,你就知道這個價格是多麼合理;領帶則是素色全真絲領帶,低調奢華有品味———以上所說未必百分百屬實,你感受到規格之高就好。如此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氣場之下,若要好好和他交往,當然最好我也能收拾好自己———這是第一眼就建立的眼緣,對資源優化配置至上的精英階層來說至關重要。在服裝上跟不上別人的Pro,在儀態上還能做做功夫。我暗暗關注著Stephen,發現了他身上港式精英的一些魅力特質。他與人交談時保持著適度的熱情,自信而收斂的微笑中始終有種彬彬有禮的紳士風度;他中性沉穩而帶有些許磁性的嗓音讓人舒心,思維的跳躍和反應敏捷的觀點卻不時提醒我眼前這位男士有多Smart(精明)。港式精英從衣著和儀態上營造著自己低調奢華很Pro的完美形象,在交往中卻始終掌握著主動,用難以察覺的技巧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快感。當然因為我的原因我面對港式精英總有一種距離感,讓我很想瞭解日常生活中的港式精英是怎麼樣的。這種好奇心比起跟土豪做朋友的願望,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出品:南都深圳雜誌部監制:夏逸陶 池少偉總策劃:南島策劃統籌:馬凌 周吟王相明採寫:南都記者 周正陽迷你倉最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