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撐新界發民聲 角度新潛力大 新界專刊各路嘉賓盛賀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駿、劉勇飛報道:在本報新界分社成立暨「新界專�」創�酒會上,存倉眾位政經界主禮嘉賓對「新界專�」面世均持讚許和肯定態度,並期望報道更多元化及務實,以確切反映新界情況及居民心聲。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表示,新界發展潛力巨大,香港商報投入資源創辦「新界專刊」,特區政府表示歡迎、讚賞。助港人全面解讀新界祖籍河南鄧州的中聯辦宣傳文體部部長郝鐵川表示,對新界有一份親情,因為早年鄧氏家族由河南鄧州遷移到新界,欣悉「新界專刊」為新界人服務,但願它能夠成為讀者喜聞樂見的報紙專刊。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部長劉林稱,香港目前發展空間在新界,同時很多矛盾亦在此發生,「新界專刊」要站在新界角度介紹新界,幫助香港人全面正確地解讀新界。他指出,新界不僅有地域人文及鄉事鄉情,亦有漁農業,它們的出路都要關注。他期望專�能務實、理性反映新界人訴求,刊登具可讀性及實效性的文章。做橋樑聯繫內地海外新界社團聯合會榮譽會長羅叔清冀「新界專刊」增加版面,反映旅英、旅歐的新界華僑生活,向他們介紹香港、內地政策和發展信息,吸引學業有成的華僑後人歸國、回港服務;他又認為,「新界專刊」除反映原居民訴求外,也應反映非原居民要求;如非原居民遷入公屋後,無工作技能所帶來的生活困境;及多向港人宣傳新界本土文化。羅叔清還表示,十分讚賞「新界專刊」圖文並茂,報道翔實。他表示,新界富有特色,其中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在新界英勇抗戰的歷史,就是很好的國民教育教材。現時,新界原居民散布全球,在世界各地開花結果,新界專刊可架起聯繫內地及海外的橋樑,凝聚更多愛國愛港愛鄉的力量。他還冀望「新界專刊」多予報道扎根新界的星火基金,吸引更多善長仁翁支持星火基金,為內地貧困地區興建更多學校。立法會議員及沙田區議員葛珮帆則期望專刊應更生活化,並關注婦女健康、綠色生活,反映健康家庭的信息。漁農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表示,新界在香港是一個特殊的地區,有報紙專門報道是好開始,例如沙田人看到報道沙田的人和事,都會感到分外有親和力。發心聲商界全新平台 香港廣東外商公自存倉總監劉宇新表示,香港商報是有�悠遠歷史的報紙,在廣東珠三角都有�影響力,相信「新界專刊」能大展宏圖,為外商提供一個新的信息平台。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婦聯主席、新界社聯副會長葉順興稱,港深兩地逐漸融合,新界這片土地一定很多機遇,認為商報「新界專刊」獨特,肯定會受新界人士歡迎。 香港工商總會首席會長廖榕就表示,不少新界商人都希望有個平台可宣傳自己的公司,甚至向全香港發聲,如今商報的「新界專刊」正滿足了商界的需要。廖榕就預計,新界未來大有作為,人口只會不斷增加,對有「新界專刊」報道新界,前景十分看好。開先河傳新界正能量香港佛山工商聯會會長連廣成表示,香港商報創立「新界專刊」,眼光獨到,搶佔先機,開闢全面報道新界之先河,意義重大。他說,新界已由從前「三不管」地帶演變成為香港經濟民生的重地,例如建屋用地、新市鎮發展、堆填區等都離不開新界,「新界專刊」將大有可為,前途無量。他期望專刊成為官民溝通的紐帶,聯繫工商各界的橋樑,為新界平穩發展貢獻更多正能量。嘉賓建議西貢區議員莊元苳專刊未來的方向可以介紹新市鎮及新界的未來發展如東北、新界西北及其他的大型基建,而非原居民佔新界的人口比例愈來愈多,建議可以探討一下原居民與非原居民和諧共處及出現矛盾的一面。西貢區議員李家良由於本身是原居民,感覺是現時好多港人對有關原居民的資訊了解不多,有需要加強溝通,如對丁權的誤解,冀專刊加強此方面報道。沙田區議員潘國山新界鐵路沿線居住了不少新來港的學生,新界專刊可以服務這批社群,令他們可以透過媒體的報道了解本港的情況及融入社會。他建議,可以報道更多新界本地情況,最重要是從居民角度出發。離島區體育會主席林潔聲新界土地不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多區也保留了不少傳統風俗文化,希望新界專刊能對這些風俗文化多加報道,有利香港的旅遊業。律師莊重慶新界是香港最具發展潛力的地區,東北發展等大型項目都位於新界,期望新界專刊能多關注新界的經濟發展、民生和房屋等議題,推動地區的繁榮。心理諮詢師關伯倫期望新界專刊能報道更多正面訊息,為香港注入正能量。迷你倉新蒲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