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外籍女工創業 領家鄉走出貧窮
【編譯劉耘整理報導】麗莎•巴多瓦(Lisa Padua)的父親在她8歲時逝世,迷你倉失去一切的她被迫在正值學齡的年紀輟學,先後到卡達及新加坡擔任家務工。21年過後,她仍在新加坡擔任家務工,但現在的她自營3份小生意,賺的錢足夠讓她的6個姪女和姪子在菲律賓上大學。巴多瓦說,她的成功要歸功於新加坡一所微型學校「Aidha」。這所學校專門訓練像她這樣的女性,使之具備財務及商業管理能力,好讓她們為在菲律賓、印尼及緬甸的家庭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我是一名農家女兒,所以我希望有一天能擁有自己的農場、房子和水牛。而且因為我自己沒上大學,我希望我的姪子和姪女都能夠實現他們的夢想。」她說。Aidha提供每次為期9個月的課程,收費為新加坡幣350元(約新台幣8,400元),課程每次3小時,上課時間安排在每個月的其中2個星期日,好配合這些女性的放假時間;她們通常是擔任家務工、保母、病患及老年人照護者。企圖心更強的學生還可選擇課程更密集,同樣為期9個月的課程方案。專業課程 訓練理財技能根據Aidha網站提供的資訊,方案一主要提供財務和科技訓練,設有學習儲蓄及預算的一般課程、溝通技巧課程,和電腦技能課程這3種課程;方案二則提供企管及商管訓練,設有創業和撰寫商業計畫書,以及進階領導能力這2種課程。創立於2006年的Aidha組織全由志工運作,不過每位志工開始授課前都得先接受專業訓練。他們的教室最多只能容納15名學生,不過也因此增加了學員在課堂上實做及學員間互動的機會。「這趟轉變的旅程讓她們在財務上獨立自主。」Aidha的執行董事賈梅茲(Veronica Gamez)說。她在芝加哥大學文件倉得企管碩士學位後,在瑞士信貸集團和波士頓顧問公司任職,後來便利用她的經驗推行這些計畫。善用存款 創造就業機會Aidha課程的核心觀念,是要形成「為未來儲蓄」的想法。賈梅茲說,想打破貧窮惡性循環的最大挑戰,是好好運用這些女性寄回家的錢,找到這些錢最具生產力的使用方式,而不是把這錢花在購買無法幫助她們家庭的物品上。地狹人稠的新加坡有至少21萬1千名來自國外的家務工,他們每月的收入為新加坡幣3百元(約新台幣7,135元)到新幣6百元(約新台幣1萬4,270元)。個別來看,這些錢或許並不多,但若將數十萬名女性匯回家鄉的總額相加起來,總額相當可觀,為菲律賓、印尼及緬甸的經濟帶來數十億美元的進帳。世界銀行近期一項報告指出,今年截至目前為止,這些家務工共匯了260億美元(約新台幣7,642億元)至菲律賓,幾乎造就了這個國家GDP的10%。若將這些資金投入創業計畫,將能在開發中國家造成更多正面影響,尤其是鄉村地區。賈梅茲說,這所學校的宗旨不只是傳授商業技能,而是要讓這些女性成為「帶動正向改變的動力」。在數個與巴多瓦家鄉相似的村落,缺乏資金的農場一片荒蕪、民眾沒有工作。而巴多瓦用存款買下一座農場並交由她哥哥經營,僱用了18名農場工人,為她的鄰居提供工作機會與收入。不僅如此,巴多瓦也將一棟房子租給家人,並投資了朋友的貨運生意,將冷凍食物送往當地商家。在Aidha學校,你也能看見一股分享的精神散播開來。今年5百位學生中,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受到她們的雇主支持,支付她們的全部或部分學費。「人們比我們所想的還要慷慨,」賈梅茲說:「如果你有僱用家務工,先在你自己家中創造改變吧!」存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