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深圳版

5深圳海島調查●寶安海島篇小鏟島和細丫島是寶安海域僅有的兩座島嶼。細丫島很袖珍,迷你倉新蒲崗0.0062平方公里的面積使它僅有作為氣象觀察站的價值,並非我們海島調查的重點對象。0.19平方公里的小鏟島也不大,但足以位列深圳第三大島。相比狂野的內伶仃、工業化的大鏟島和被人忽視的東部島嶼,小鏟島的歷史頗為曲折。圍繞著開發與保護,執法部門與當地漁民蠔民的貓捉老鼠遊戲至今未間斷。去年以來,島上陸續發現古跡———商代的石斧、清朝的古墓、遺失的寶塔……小島更因此蒙上一絲神秘色彩,似乎也在向人們宣示著:我有許多的秘密,只是你們對我瞭解不多。珠江口東岸,海闊天高。乘漁船從寶安西鄉碼頭出海,各類船隻穿行,仍能感受到寶安人傳統漁鄉生活的氣息。小鏟島和細丫島就位於這片海域,地處珠江入海口東側,與南山蛇口隔海相望。兩座島都是珠江東岸歷史的見證者,而小鏟島正在若隱若現地展示它更加久遠的歷史。盡管2011年小鏟島名列國家海洋局公佈的首批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但相比不遠處已在進行工業化開發的大鏟島,小鏟島依舊顯得安詳寂寥。然而據守島人員介紹,這個小島曾經也很熱鬧。尤其是作為這片海域離岸最近的島嶼,其生存狀態也隨著當地的生活變化而變遷。此外,珠江口海域處於珠三角各大城市工業化區域環繞之下,小鏟島多年來的生態變遷,也與工業化進程緊密相連。見證漁鄉繁榮與寂寥小鏟島海域曾是遠近聞名的"沙井蠔"的傳統養殖區之一,離岸約1公里的地理位置,使其自然而然成為漁民們的海上家園。早年,該島一直是寶安漁民們捕魚養蠔的海上棲息落腳地。人們在小鏟島上搭棚長期居住,其中蠔民尤多。1994年,小鏟島被政府徵用,並給予蠔民相關的補償。但徵用後的海島一直處於閑置狀態,且在管理上對蠔民比較寬容。結果是當時的小鏟島違章搭建林立,周邊海域三無船舶環繞,海域生態雜亂無章。漁政部門花了很長時間對海島及周邊海域進行清理。但直到2010年初,島上仍有33戶共56名漁民。為徹底讓海島複歸原生態,當年多個政府部門組建了違章搭建清理組、三無船舶清理組、人員遣散組、安全警戒組、海上交通安全保障組等8個行動小組,進行聯合執法,並做了大量說服工作,將駐島漁民們勸離小島。根據早先國土部門與在該處養蠔的原住村民簽訂的協議,允許村民在小島周邊部分海域養蠔。如果政府需使用該海域,提前兩個月通知蠔民,村民需自行拆除蠔架,且政府不再給予補償。但直到近幾年,仍有部分漁民逡巡周邊。"現在本地人直接養蠔捕魚的已經很少,絕大多數都是外地人在做,養蠔捕魚的地方是村裡面租給他們的。"寶安漁政大隊主任朱劍輝介紹,由於涉及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徹底清除這片海域的水產養殖有賴市政府出台明確的政策。如今的西鄉沿海地帶,傳統村落已漸消失,鱗次櫛比的樓盤和岸邊海砂處理工事在宣示著這城市早已進入開發高潮。沙井蠔涉及的村落延及南山、西鄉和沙井。沙井蠔一村的村民陳先生說,村民生活早與漁業脫鉤,"有錢就蓋房子,誰還會去打魚呢?"在他看來,現在的珠江東岸海域已不適合養蠔。多年工業化帶來的汙染影響深遠。我們隨漁政船繞島而行,僅見零星的捕魚人,並無大規模養蠔的場景。但在小鏟島四周,仍有許多未拆盡的蠔架豎立海面,給船隻行駛帶來諸多不便和隱患。修路是開發的前奏?曾經的漁鄉生活已漸遠去,小鏟島未免顯得有些孤寂。6月份,豔陽高照的一天,我們登上小鏟島。島上正在鋪路,改變之前島上無路可行的狀況。小路環島而行,一直延伸到島上小山的山頂。在島上,漁政大隊守島人員和施工隊搭建了少量房屋、工棚,作為棲居之所。幫助修路運輸的幾匹馬在安靜地吃草。一派安詳。"確實太安靜了。每個星期,就盼著回家那一天。"駐島的漁政大隊班長王先生說,漁政大隊分成幾個班組上島輪流值班,每次一周。時間長了,島上日子寂寞難耐。"現在有工地還好,人多了一些,至少有點人氣",王先生說。我們沿著新修小路攀向山頂,一路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駐守的漁政隊員們說,曾在島上抓過幾次小碗口粗的蛇。伴隨寶安人的漁鄉生活多年之後,小鏟島仍然保持了均衡的生態。最近一年島上的大事是發現了幾處古塔、古墓遺跡。讓人們對這座小島平添幾分探秘之心。我們上島時,大部分古跡物件已被文物部門收走,只有山頂的一個古塔基座還在。行至山頂,古塔基座已被文物部門清理過。但留下的斷壁殘垣,也讓小島有了幾分神秘的歷史感。小鏟島是否會做旅遊開發?朱劍輝和守島班長王先生都聽說過這個消息,但怎麼個開發法,他們心裡也沒底。條件是有的,小鏟島曾多次被設想做海島休閒旅遊開發,寶安區曾把這裡規迷你倉出租為一個海島公園,但因2003年的海島保護管理規定暫止規劃。直到2011年,小鏟島被列入國家海洋局公佈的首批可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名錄中,又見生機。迷霧重重的六邊古塔修路,或許僅僅是開發的前奏。但在開發之前,小鏟島的古跡如何處理,還是個不小的問題。畢竟,這是深圳首例有古跡可循的海島。"在查閱的所有歷史資料里全沒有記載。"提起小鏟島發現的清代塔建築遺跡時,寶安區文管辦主任寧建文語氣中仍不免有些許遺憾。2012年年末,小鏟島擬興建一個海洋觀測站,施工單位的推土機推開厚厚的黃土,意外發現一個六邊形的建築基座。寶安區文管辦很快收到了報告,區文體旅遊局隨即組織深圳市部分文物保護專家赴小鏟島勘查。可當專家們登上小島時,發現古塔遺跡已基本被毀掉,在遺址周圍發現兩塊匾額殘塊。一塊是門匾,上刻"獨佔"二字;一塊碑刻,剩一"鼇"字和"光緒三年建"的題記。此外,還有少量綠色玻璃勾頭滴水殘片和帶有彩繪的灰塑殘塊。最終,專家們鑒定認為,該建築原狀應為六邊形磚石結構的塔,建于光緒三年(1878年),其外觀為仿木結構的五層樓閣式造型,各層塔簷有琉璃瓦頭鑲簷口,簷壁有灰塑彩繪。"海島上發現古塔遺跡,在深圳還是第一次。"這讓寧建文興奮,但疑惑隨著而來,是誰在這裡興建這座塔,目的又是什麼。沒有一點歷史資料,專家團隊只能向周邊的寶安居民打聽,結果同樣是無人知曉。只能依據遺址現狀和經驗判斷了。專家們推測,這座塔應該是風水塔,而深圳現存古塔只有福永街道的一座鳳凰塔,屬於融宗教和風水為一體的閣樓式塔。因此,小鏟島發現的這座純風水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寧建文說,有關這座塔任何更深入的猜測都還缺少有力的證據支持。另一方面,小鏟島離岸邊1.15公里,該遺跡又位於島上山頂,海拔高度約70米,塔高又約為20米,古人在當時建造這座塔的難度可想可知。經過歲月侵襲,古塔如今只剩殘磚爛瓦,也留給今人諸多想象空間。清代早期島上就有居民小鏟島山頂發現塔建築遺跡後,專家團隊此後多次上島。他們要對整個小鏟島進一步勘查,全面摸底,並有了更多的發現。今年年初,專家們又在島上發現了古墓、建築基址、水井等歷史文化遺址。"小鏟島一直被認為是無人居住的荒島,發現的幾處歷史文化遺跡,可證明至少在清代早期島上就有居民居住。"最終形成的專家意見這樣認定。寧建文說,專家認為這些遺跡是當時小鏟島的經濟、文化以及與寶安相互關係的歷史見證,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而且對於研究清代以來的海防狀況和建築歷史也具有一定的價值。在小鏟島北面的半山坡,專家發現了一座古墓葬。青石墓碑上記載,該墓為羅漢柱夫婦合葬墓,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現尚能辨識大致輪廓,墓葬用不規則的片石砌成,基本形制與同時期的寶安墓葬相同。在位於島西側海灘旁發現兩口水井,井壁為磚石結構,井深約3米。現在一口乾枯,一口有水,仍在使用,其建造年代待考。小鏟島西面半坡還有殘存青磚砌築的牆體一堵,殘牆厚約40余厘米,高約80余厘米,從青磚尺寸及形制推斷,當為清代中早期遺存,但用途不明。"種種跡象說明寶安這個地方,不光是陸地上,海島上都曾經有人居住。"寧建文說,小鏟島現在沒有居民村落,又缺乏歷史資料,生活遺跡雖然有,但不多,對於小鏟島與大陸的人文歷史和經濟社會關係,仍要進一步研究。記者觀察別驚動歷史的守望者由於珠江口海域處於珠三角各大城市工業化區域的環繞之下,小鏟島多年來的生態變遷,也與工業化的進程緊密相連。在半封閉海域已被工業化汙染,在沿岸漁村不斷被改造、開發成房地產的臨海豪宅之後,小鏟島也逐漸告別了深圳西海岸的漁鄉生活。盡管目前仍有漁民不願離開這片區域,但深圳西部繼續工商業開發的大環境注定了他們終將退出歷史舞台。作為近岸島嶼,小鏟島的旅遊開發價值在早些年就被提及,從我們所瞭解到的情況,在政府與周邊漁民協商妥當並進行生態修復之後,小鏟島很可能走上這條路。不過,海域生態和周邊仍在持續的工業化開發對它仍有某種程度的制約,在其它離岸島嶼上可開展的很多項目,在這裡並不現實。文物古跡的發現是小鏟島最大的亮點,這在深圳所有海島中也是僅有的,進一步確認和發掘島上的遺跡,追溯並還原當時的歷史風貌,顯得尤為必要。深圳走得太快了,短短三十年間滄海桑田,都市崛起,對這座歷史味道本就很少的城市而言,保存古島風貌,讓它繼續見證深圳西海岸的變遷,或許是更明智的選擇。策劃:普德法 亞牛 謝江濤統籌:普德法 亞牛 張哲周昌和主筆:南都記者 楊濤採寫:南都記者 楊濤 王睦廣攝影:南都記者 陳以懷製圖:李勇儲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