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刊文別提與中國做大交易

日本《外交學者》雜誌7月5日文章,自存倉原題:別提與中國做大交易 隨著美國尋求應對中國崛起,分析人士建議華盛頓與北京進行若干大交易——即或明或暗的一攬子協議。根據這種交易,美國將放棄某項亞洲承諾,換取中國在其他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事務上的配合。上個月,奧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在加州會晤後,艾薩克?費希在《紐約時報》撰文,提出一個這種假設式協議。費希認為,鑒於北京與東京為尖閣列島(即釣魚島——編者注)爭執不休,"美國會放棄對日本的無條件支持,換取中方在朝鮮問題上的支持嗎?"對這一問題的回答是、或應該是——斷然的"否"。這裡不妨回顧一下過去10年其他人提出的另兩個美中交易,每一個都有助于說明為什麼對重要和不同類的妥協進行交換,不太可能解決造成華盛頓和北京分歧的任何核心問題。2005年,戰略家托馬斯?巴尼特提出,華盛頓應單方面放棄對台灣的安全保證和軍售,以爭取中國協助推翻朝鮮政府;2011年,保羅?凱恩撰文建議美國為現金放棄台灣。他認為白宮"應與中國領導人談判,將美國欠中國的1.14萬億美元債務一筆勾銷",而交易籌碼是與台北的防務協議和對台灣的所有軍事援助。此類大交易——涉及對各自具有巨大戰略意義的問題的讓步——的一個限制是,當環境改變時,它們比小協議更難制約協議締結方。當背叛協議的成本降到比遵守協議的成本還低,協議締結方就會獲得背叛協議的激勵。通俗地說,不妨考慮一個問題:當朝鮮半島或台灣海峽面臨危機,北京或華盛頓會在多大程度上實現對對方的承諾?其次,任何大交易若將次要國家當做卒子,就不可能成功。廢除《與台灣關係法》或許能解除大陸合併台灣的一個障礙,但北京仍需取悅、或(更有可能)強迫台灣的2300萬人。朝鮮就更加棘手:這是個善變,且武裝到牙齒的國家,根本不是中國的寵物。最後,東亞安全關係盤根錯節,如果遭到切斷或限制,影響勢必波及整個地區,從而加劇地區環境的複雜和不確定性。如果華盛頓將自己某個盟友或伙伴出賣給北京,其他盟友和伙伴會作何反應?華盛頓和北京的焦點不應是大交易,而應是那種無論其他地區國家打什麼算盤都仍會成功的協議。此類務實合作不會一夜之間消除地區的裂痕,也不會消除有朝一日美方承諾可能將其拖入與中國的衝突的可能性。但是,通過接受對國家行為和東亞權力態勢更現實的理解,華盛頓更有可能獲得其能實際把握住的、不大的收益。▲(作者泰勒?沃什博恩,喬恒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