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

華山之辯 有名無實

金庸筆下的華山論劍是指東邪、西毒等高手過招,儲存倉民進黨敲鑼打鼓預告的「華山會議」日前開場,卻有名無實,主角只有蘇貞昌、謝長廷、游錫,其他都是搖旗吶喊之士,缺少各方暢言爭鋒的激烈氣氛,儼然成了兩個對立群體的政策辯論。 權宜派與原則派論「獨」 謝系立委管碧玲以及歸屬英系的新北黨部主委羅致政所代表的「權宜派」認為,謝長廷主張的「憲法各表」,不失為與大陸交流的一項突破,對民進黨重返執政也不失為權宜措施,應「以拖帶變」,與大陸攪和、周旋;而以民進黨前「中國事務部」主任董立文所代表的「原則派」則認為,目前的論述很好,不必再找新論述。含羞帶怯的「權宜派」對上固步自封的「原則派」,結果只能是吵吵了事,成了華山論「獨」,唯一的不同,只是誰的「獨」更大言不慚。 如果真要為會議找一亮點,唯以「民間諍友」身份與會的沈富雄莫屬。沈富雄大發豪語,如果有人能提出「人民能接受、大陸能忍受、又與國民黨有區隔」的兩岸政策,他願意懸賞500萬元新台幣。但他隨即直言:找不到這樣的政策。他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民進黨目前兩岸政策已窮盡思考,窮途末路,建議民進黨要向國民黨政策靠攏。 不過,所有的諫言、爭辯都是無用功,黨主席蘇貞昌對會議的總結一步到位。蘇貞昌說,面對大陸,沒有人是正方或反方,大家都是「同一方」。他強調「台灣前途決議文」還是民進黨的核心思維,民進黨的對中政策必須要和國民黨有所區隔,不必和國民黨去競爭北京的支持。 此話一出,猶如一夜回到解放前,就好像一鍋快要沸騰的熱水被一塊巨大的冰塊所征服,拂去進步同仁的一筐熱情,只留下冷冰依舊的「台獨」理念,何來改變和前進? 隔靴撓癢終將噩夢纏身 「台獨」就像是長在民進黨身上的一顆腫瘤,已被以謝長廷為首的進步派的手術刀割得血流不止,卻在奄奄一息之際被蘇貞昌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如此諱疾忌醫,民進黨無論開多少次「華山會議」,終究將是隔靴撓癢,無法改變「台獨」基本立場,所有積極面對、主動交流的遠大理想都會像煙霧彈一樣飛灰煙滅。不過,隨著腫瘤不斷變大,病毒隨細胞遍布全身,切除腫瘤,民進黨尚有重生的機會,否則,民進黨只能病魔纏身,那時就將是民進黨的末日,「台獨」的忌日。 畢竟,兩岸交流是大勢所趨,而「台獨」跟「九二共識」就像是兩個無交錯的圓,始終無法走到一起,真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 引用剛剛獲得溫網女雙冠軍彭帥給日本記者的回答:台灣不是一個「國家」,「海峽組合」蠻好。無論是蘇貞昌、無論是民進黨,主動以「台獨」挑起兩岸的對立都是不得人心的,不能被兩岸同胞所接受,期望誤將腫瘤當成心臟的民進黨能吃一塹長一智,在兩此輸掉大選的失敗中清醒。鍾智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