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總統下鄉談服貿,副總統府內喬拆遷

這幾天,迷你倉新蒲崗台灣政壇的景象令人感到困惑。一方面,因若干產業對兩岸剛簽署的「服務貿易協議」感到憂懼,於是馬總統領軍下鄉,親上火線溝通;另一方面,苗栗大埔的農地拆遷引發抗爭,在叫罵聲中,由副總統吳敦義在府內召集相關部會協商,但最後亦無具體結論。 從傳統的眼光看,我們可以說總統、副總統勤政愛民,因此連如此枝微末節的事都要躬親處理,才感到放心。但從國家治理和行政分工的角度看,國家正副元首插手這類下層行政事務,卻也可能留下輕重不分、本末倒置的印象,甚至破壞「分層負責」的體制。不可諱言,這類情事接二連三,不僅凸顯總統直選後百官「貶值」的現象,也間接反映政府失能的病因。 如本報近期社論之評析,這次服貿協議談判成果其實不差,至少談不上倒退;問題出在,諸多引發爭議的開放事項,本應在協議簽署前即對相關產業展開溝通和衝擊調查,相關部會卻了無動作。一直到今天引發反彈,政府才想到要補強溝通、澄清外界誤解,顯已太遲。 馬總統或以為,由元首親自帶隊下鄉與基層業者座談,最能展現執政黨的真誠與善意,有助於消弭民眾的疑慮;但他卻忽略了幾個重要的問題:一,論專業,總統對服貿協議的了解不及經濟部長,甚至不如一些主事的工業局科長,他在現場未必能解答業者疑惑。二,總統站出來領軍,立即壓過經濟部和陸委會等首長的權威,使這些首長的角色變得次要與模糊。三,總統屢屢將其寶貴的時間花費在應付基層的協調事務,他還有多少餘裕思考前瞻性的決策,乃至督促跨部門的統合? 事實上,輿論已多次提醒馬總統,要保持其領導的格局和高度,勿因「勤政」而過度插手執行細節,以免行政官員過度瞻望或揣測其旨意,而忘卻積極、主動及中立的精神。國家元首要做的,是決定重大方針,作前瞻性的引領,督促各部門均衡並進,以福國利民。但從美牛、證所稅、核四公投,到十二年國教及服貿協議,馬總統卻經常站在浪頭前端,使自己捲入風暴;結果,反而使爭議升高為政治對抗,更不易平息。試想,若馬總統能在事前提醒經濟部和陸委會等做好溝通,今天會有這麼多民怨需要安撫嗎? 再看大埔拆遷的爭議。依行政分工看,拆遷處理屬於地方政府的職權;若地方政府的處置失之偏頗,或涉及法規認定上的爭議,那麼往上一層應由中央的內政部協調處理。然而,這次事件為何鬧到閣揆江宜樺出面還不夠,竟要勞駕副總統親自處理呢?原因就在,三年前吳敦義以閣揆身分插手管過此事,現在僅四個抗爭戶便因此緊咬著其當時承諾要求他兌現,因而使行政議題上綱為政治問題。 大埔抗爭的四戶,情況各不相同;依照現行法規,未必不能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原則下逐一釐清。然而,一旦事件被政治化,分別處理的空間就被壓縮,真相也更不容易說清。因此,江揆忽而根據苗栗縣府的訊息說要「全拆」,忽而根據內政部都計會的評斷說可以「拆一留三」,其間再加上副總統的一聲「暫緩」;這些,看在民眾眼裡,只留下「政府反反覆覆」的印象。 試想,上次吳敦義的介入協調,留下這次大埔抗爭的尾巴;如今,不僅事情無法妥善落幕,還弄得苗栗縣府更棘手、地方民眾更不平、社運界群情激憤,而中央則是一身腥。如此看來,中央首長為展現身段,去介入自己不甚了然或有所不及的地方事務,果真是聰明之舉嗎? 正副元首關注民情,並樂於彎腰傾聽,我們感到敬佩。但無論如何,這應以尊重角色分工、並有助解決問題為前提,而不能以扭曲體制職能、犧牲行政效能為代價。在服貿協議爭議中,民眾幾乎看不到經濟部長的角色;在大埔事件中,人們則看不到內政部長的身影,因為他們都被正副元首的巨大形象遮蔽了,這豈是治國之正常景象? 國父曾留下「做大事,不要做大官」的訓誨;而那些已經做了大官的人,是否就請盡量做大事,勿在小事上越俎代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