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

產品多元化 勢在必行

台灣首檔指數型基金(ETF)掛牌甫滿10周年,迷你倉新蒲崗回顧台灣ETF發展歷程,從「台灣50ETF 」到「寶滬深ETF」,無論是成交量、規模甚至受益人數,就亞洲ETF發展狀況來看,「台灣是成功的」;其中寶滬深ETF的問世,更是亞洲ETF跨境掛牌的成功案例。 隨著QFII開放後,台灣業者得以發行A股ETF在市場交易,由於投信參與度提高,發行商從1家陸續增加到數家,讓投資人布局A股選擇更加多樣化。 整體而言,台灣50ETF不僅樹立台股ETF的典範,寶滬深ETF也締造跨境掛牌的里程碑,而運用QFII發行的A股ETF,更啟動投資陸股的「直達車」,進一步增添陸股ETF上市的新氣象。 至於下一個台灣ETF市場里程碑在何處?要開創新局面,「產品多元化」勢在必行。由於台灣境外基金總代理,或是國人投資海外基金,無論產品種類或金額都遠高於台股,因此ETF國際化腳步應該快馬加鞭。 譬如,在台灣發行跨境市場的ETF,可考慮東協或歐美等區域國家,像是全球首檔ETF即追蹤S&P500指數;新加坡當地掛牌的東協ETF,即追蹤富時東協40指數;然而,這些ETF都具有相當代表性,也獲得國際投資人高度認同。 事實上,台灣投資人對於這類海外市場ETF是有需求的,只是供給面尚未開展,若能有效推動,投資人除了可以買到主動式海外基金外,也能布局被動式海外基金;再者,在台灣市場以新台幣交易,投資人對資金運用及配置將更具效率性。 現今的台灣是ETF「高原期」,從創始、發展一路走到成熟階段,但不管是ETF類別及發行檔數,都仍不及大陸及香港;台灣ETF市場要拓展下一個10年,參與者必須要多,這樣市場的餅才能做大,投資人的認同度才能提升。 放眼海外市場,新加坡及南韓兩地另類的ETF,無論在規模、成交量都比當地股價指數來得極具吸引力,例如新加坡的黃金ETF、南韓的槓桿╱放空型ETF,都是當地市場的成交首位,而香港ETF就是受惠於開放、國際化及多樣性,才得以蓬勃發展。 台灣如何與大陸、香港從「零合關係」轉變為現階段的「競合關係」,未來再走向聚合或整合關係,應是台灣投資市場重要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